您的位置 : 扬声阅读网 > 小说库 > 都市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更新时间:2021-05-18 13:22:19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永安 著193010

李德贵,李子林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作为都市风格小说由扬声阅读网提供,上线之后收获不少的粉丝。本文剧情拒绝俗套,全程高能,看的很过瘾,小说讲述了:小说讲述了塞北黄土地普通人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十年间城乡发展历程中面临的社会、家庭、生活多重变化的故事,乡村有具体现实的困难和困惑;县域经济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起伏跌宕;农民进城谋生打拼的故事,展现出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塞北大地历经沧桑巨变,普通而平凡的人们在当时社会形态下生生不息、创业奋斗的历程,以及悲欢离合的人间真情,走进并记忆着寻根褪色的乡愁以及留守的现实世情。...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章节试读:

第八章

子安、子平哥俩离家在外、独自谋生的日子已有一段时日。李德贵老俩口觉得日子似乎过得很慢,李德贵俩口子很是惦记着在外这些孩子们的状况。七月中旬又是一个学校暑假假期来临,李子华抱着孩子来住娘家了,她调到县城里教书后只有节假日回来陪伴老俩口,逢年过节或者是过寒暑假放假还能住娘家十天半个月的。

李子华当年也是从一所市属幼儿师范学校幼教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里等着县委分配工作,那一年正好是李德贵得急性肾炎住院回家休养的年份,李德贵因肾病不能下地干重活,她娘亲就带着她和子林、子安、子平哥仨操持着家里的农活。直到有一天她和家人在田地里割谷子的时候收到县委分配工作通知书,她被县教育局安置到张家堡乡中学教音乐,而她的同学们都通过各种关系分配进县城里各大国办幼儿园当老师了,她当下就蹲在地头起哭起来了,颇埋怨家里人一点关系和门路也没有。这也是现实,如果能分到县城里工作,生活条件优越,成家找对象选择余地大,如果在乡下工作,找个乡下对象就成了在乡下有工作的庄户人了。所以李子华特别想通过找对象来满足她到县城生活的愿望。李子林劝慰她应该正视当下现实,现在她大小也算个挣工资的公家人了,乡村工作就在乡下工作吧,上个几年后找个合适对象在这里成家也挺好,李子华心气很高,并不情愿呆在乡下工作,一门心思的想像着能到县城生活,她实在不愿意面对这里庄户人家在田地里打拼、就地打土摊混日子的生活方式。

她从一上班就自个张罗着找对象调工作的事,不断地托同事和同学们给她帮助找个县城对象,经人介绍有一个在县城银行当保安的转业军人相看了她,接触了几回嫌她太正统不浪漫不谈了,她气恼之下,她和一个家在县城的乡中同事开始谈恋爱处对象,条件就是要求男方想办法找关系把她调城里学校工作,别的什么财礼住房呀她都不要。所以她对象家仅有一间县城的小平房就嫁过去了,她是个眼光很现实的人,也坚持着自己的择偶标准和生活观点,因为俩个人都是教师,收入不高,没有所谓的外快收入,她的日子也过的抠抠索索,紧紧巴巴,从娘家捎来的口粮也能支撑过个八月半载的,平常很少有人情往来和朋友走动,一门心思的攒钱找关系调动工作,后来她男人有个本家的叔叔在县委当常委、宣传部部长,通过不断登门去央求人家,次次上门提米买面拿鸡蛋,硬是磨得人家非常犯难,因为县级以下老师调动工作比安排工作都为难,当时县里有很多在乡下工作的基层老师呆不住,特别是女老师,总要求往县城里的学校调动,县委、县政府领导为此很头疼,于是专门研究制定了教师调动必须在基层任教五年后才能申请的方案,还得按各种关系职位高低、级别大小来排队分批次调动,李子华在乡中学校教书五年中,年年请托人家,人家费了大力气总算把她调进县城小学教书,俩口子极力感谢人家一番辛苦操办后,总算了了子华的一幢大心事,安住了在县城学校工作生活的心愿。

调进县城学校教书工作的李子华要孩子比较晚些,快三十岁了才生了个女孩,她娘亲到县城伺候了子华月子后回到老家,就没再到过她家,后来得了病更去不了了。她放假抽空回来帮家里拆洗被褥,刷大白刷窑洞,看到家里的贫困的光景,她深感寒心,无可奈何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尽点做闺女微薄的本份。

时间过的真快。子安在刀具厂上班上了多半年了,中间只有在中秋节回老家去探望双亲,中间休息就没有回去老家,偶尔他也买些零食和玩具去姐姐子华家看看外甥女,闲余他报考了经济管理成人自学考试,原来报考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因中专专业太浅,自学起来太困难了,他太好学了,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世界和梦想,希望通过自学成才寻找各种机会发迹改善处境,不甘心当一个小工人混日子过下去,但只有通过读书长知识,充电武装头脑,做着知识储备等待着机遇,他一直坚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的信念。

同宿舍的工友们见他爱看书爱学习,便平时很少打挠他。肖锐光只要天色晴好就下班后回家帮老婆伺弄田地,马广山他四处乱窜着相看找对象;石磊闲暇出去到各单位就找同学们聚会,只有子安不想动不四处乱跑,也不是他性子不喜欢热闹,只是他过于心强好面子,总想不甘心落在人后,找那些好单位的同学校友们相聚,怕自己强烈的自卑感和自尊心受到刺激。

他有时也去赵师傅家里走动串个门,因为赵师傅家就在厂子后面不远,步行五六分钟就到,三间平房带个不大的院子,赵师娘很热情,是县化肥厂检验员,子安说话举止仁义懂礼貌,每次去上门从不空手,买点水果蔬菜,还主动提水扫院子,深得赵师傅夫妇称赞,也喜欢他,他不来反而挺想他,私下了俩口子访查着那个单位或是谁家有个好闺女,准备介绍给他找个对象。他偶尔买盒烟去计委的王科长那里坐坐聊一聊,王科长喜欢他的老实厚道,说有机会愿意帮他再调动到行政事业单位,他只是觉得王科长是个正经好干部,并不愿意给他添堵,所以很小心的说话,所以王科长感觉他还真是个有心用心的小伙子。

同宿舍的工友马广山天天张罗找对象忙的很,眼光也挑剔的很,用老人说的话说他就是个活络把散的人,也不看自身条件多好,长相难看的女子他不想处,好看的女子人家看不上他。为此常常乘兴而去,垂头而归,老肖和石磊打趣他是“走婚族”。肖锐光和子安老劝说他要有正确的婚姻观,不要过分挑剔,找对象是对眼缘,有缘分的事,后来他相亲总要拉上子安和石磊陪他一起去作伴,二个单身汉也乐意开开眼,还能蹭上顿相亲饭。有一次他们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相亲,正好那片区停电,那人家里晚上没电点着蜡烛,他把姑娘相好了,第二天约会却不谈了,说烛光下那女子越看越好看,白天一瞅却傻了眼,他逗的大家哈哈哈大笑一场,他气恼了半天又紧着托人张罗着相亲,他买了相术八卦算命之类的书乱翻乱看,看不懂让子安他们帮他解释,一门心事的找对象让他迷了心窍,连托人花了不少钱,不过他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一会儿就没事了,找个好看漂亮对象才是他的当下想法。

乡镇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最终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在乡镇。乡镇工作的职能和重点随着形势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乡镇工作,包村,催粮,收农业税,计划生育,后来的基金会清收,乡镇工作是一筐子乱线,什么也得管,什么也得过问,这就是所说的上面千条线,乡镇一针穿。三提六统挨村逐户清理征收,计划生育逮大肚等等硬指标硬任务,后来农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战,甚至是灭鼠打狗行动,尤其是发展乡镇企业任务,把乡镇干部忙得团团转,上面刚下文件,第二天就要经验总结,疲于应付,李子林忙得白天带乡干部包村入户,夜里熬油赶写各种文字材料,慢慢地学会了抽烟解乏,抽不起香烟,便用稿纸月份牌卷碎烟叶子抽。

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波折,农产品价格连续几年下挫,乡镇企业发展受阻,乡村两级财政普遍困难,多数乡村财政入不敷出。在塞北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和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多数乡镇不能按时给干部发工资。有些乡镇就设立各种名目向农民摊派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引起农民不满。那时乡里的工资按时开不了,收完税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财政才返还给乡镇里,也许一年下来才能领到那一点工资,所以日子过得紧张极了,乡里来客来领导了,乡里食堂里连块豆腐也得赊账,所以管食堂的管理员由乡干部轮流轮班当,便于好赊欠东西。

李子林要不是家里有点地能糊口,日子早吊起来了。孩子逐渐长大准备上学念书,母亲还要看病吃药,乡村里各种人情来往,他常常找同事朋友借钱用,年底工资结算完拿回家的钱不多,好在媳妇孙金玲还开通,因为她哥哥孙子豪也比她们的日子好不了多少,只是个正式国家干部名义好听而已,日子未必过得比当农民强。

此时孙子豪从张家堡乡调到别的乡镇当党委书记了。临走时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了李子林,年底经组织部在乡村干部中对李子林进行一番考察后,当选该乡农工统战委员,是乡党委成员,副科级,大小也算个官,为此李德贵很是得意,原来设想子安中专毕业以后干上几年,怎么也得当个科级干部,没想到子林当上了,村民议论李子林只不过是他大舅哥姻亲提携的,不过李子林工作水平和十足的人缘群众基础足以胜任,事过三天自然平,日子长了也就没人再说长道短了。

张家堡乡党委新调来的杜毅夫书记原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是县委书记身边的贴身大秘书出身,可能是在大领导身边呆的时候长些,言谈举止中不自觉的有些官话架式,摆的谱儿挺大,人们背后叫他牛县长。他对乡镇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按自己的想法要求标准挺高,尤其是组织写各种汇报和总结文字材料,尽管他年龄比子林大三岁,但常对写了十多年材料的李子林写的材料涂涂改改,拿起笔来修改,一划拉一大片,李子林一开始摸不着头脑,甚至不敢下笔写了,时间长了才发现杜书记善于从站位和各种形势与政策论调上入手,于是他找出县委下发尤其是杜书记曾亲自起草的文件研读,摧测出他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以及思维习惯想表达的意思,这样写出来材料杜书记改动少了,以后就不改了,圈阅完毕一批阅通过可以上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个调。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