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进化》 第十章 退婚的郑家大小姐 在线阅读
第十章 退婚的郑家大小姐
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官职,跟杜子清的父亲国子监祭酒相当,即便是南京作为旧都虽然保留朝廷六部,自动降一级,那也是个六品官!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官衔,更何况杜子清刚刚入职兵部,来了才一天。
但以赵翔赵凤翼的样子来讲,这件事十之八~九是肯定的,剩下的事情就是他保举推荐的事情了。
至于申屠邱赵翔也承诺提携他,当然申屠邱跟他一样是被贬的官员,档案上对他不利,申屠邱示意自己不在乎,跟着办事就行。
要将火药的配方改良,申屠邱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就连杜子清也这么认为,所以这个人少不了。
“赵某不在兵部任职,平日里多在匠人营出入,已被人说是不务正业。以前制铳,找个巧手匠人也能凑合了。现在看来无论铁件木件,每一样要求都是极高,没有朝廷财力支撑。又岂是单人独力所能承担?就算赵某念头通达,将这其中奥妙尽数勘破,以我大明匠人营的规模手艺,怕也做不出来。”
他拍了拍杜子清的肩膀道:“看来你所说的基础学科必不可少,当务之急还是银子的事情,我很可能要直接去山东找孙元化师兄的。”
“大人不必太过期待,即便是银钱无法筹措得当,总还有其他办法可想,万不可一条路走到黑。”杜子清劝道。
“大丈夫当仁不让,我那师兄孙元化,写了一本《西法神机》,专门记述夷人的制炮之法。我原以为此生无法造出更好的火铳,老来也要仿他一般,写一本造火铳的书来,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尚有一线希望,这件事上你们与我都要尽全力而为了。”
赵翔抬起头来,看着天际内心激动:“我希望……如此终有一日,我大明的火铳,会胜过鞑子的弓箭,我那些袍泽兄弟们也不会白死!”
杜子清似被感染,望着这位南京兵部主官,一个身处南方安逸之地的从四品小官儿,却念念不忘要为国家抵抗北方蛮族的入侵。
中原大地,华夏传承历经千年,虽有衰落却始终不亡不灭,想必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在支撑着,才不至于沉沦吧?
杜子清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股使命感再次升腾,单单只想着保护明代工业文明的成功,使其不被满清抹杀,现在能够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对他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起码他知道了自己需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了,这才是他在穿越之后在此世界真正该做的事情吧。
……
赵翔赵大人,不但给孙元化写了信,还真的亲自前往山东去找他师兄去了,有些事当面说清楚,其实更好。
结果是这段时间,杜子清出入身边总是带着几个人,这几个人可全都是原来赵翔身边的亲兵护卫。
明朝武官五品可带亲兵,赵翔虽然在兵部但他却是文官文职,原本没有资格带亲兵的,但是这几个却是他在辽东结识的人。
自己调动之后,顺便将这几个人当做亲随一同带到了南京。
这几人可全都是辽东军镇中的卫所兵,也都是与满洲人干过仗的,身手都不错,且还带有那种战场之上的杀气。
因为赵翔曾经救过他们的命,自然是忠心追随,他们只是很奇怪,为什么赵大人会如此对待杜子清这样一个毛头小子?
此人年纪又轻,看似也很文弱,到底哪里使得找到人视他为如此重要的亲信?更何况两人相识好像没多久,这小子还只是一个芝麻小官。
相处下来,他们才发现,这位杜大人别看年轻,但是却很会做人。
杜子清身上带着银票,散碎的银钱也不少,那都是其父特意嘱咐他带的,去新的官场上,这上下打点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手下人。
下面人得到实惠才会真心对你好,哪怕不是真心,暂时也会向着你,你在官场上才好做人。
申屠邱带着人去收集鸟粪,杜子清左右无事,先带着人检查庆典库房中的火药。
闲来无事就领着几个亲兵吃吃喝喝,顺便也了解一下社会现象和辽东的战事,风土人情啥的。
这一天,杜家的小厮杜七,急匆匆的来找杜子清。
“少爷!少爷!你快回家看看吧,出大事了……!”
杜子清一听,立刻带着人往家里赶去,边走边询问,到底出什么大事了?
“家里的大门都被马蹄子踹坏了,那人口口声声要见你,还说什么要退婚!”杜七其实也闹不明白是咋回事,说的华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杜子清听的一头的雾水,赶回家一看,果然杜府的大门半扇门都歪了,进去一看,发现客厅之内有很多人。
杜府老爷杜淳也是匆匆忙忙才干回来,此刻正在一脸无奈的坐在那里喝茶。
夫人韦氏带着一群丫鬟婆子围着一个人似乎正在说话,那个人竟然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这位姑娘年方十六,长的明眸皓齿英气逼人,身穿粉色锦缎小夹袄,束腰的板带,外披藕色长襟扎袖,白色长裙内却是金钱斑的马裤,脚上一双长靴。
看到杜子清回来,这姑娘一双明眸直接就看了过来,扬声问道:“你就是杜家的那个傻儿子吗?”
哪有姑娘家这么说话的?杜子清瞠目结舌,转眼去看父亲杜淳,杜老爷看到儿子回来了,也松了口气,向他招手。
杜子清上前给父母见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杜淳这边刚想做解释,结果那边的那位姑娘再次说道:“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傻瓜,我跟你说,我是来退婚的。”
杜子清奇怪之极,转头问道:“女儿家说话没头没脑的,什么退婚?你究竟是谁?为何来我家里捣乱?”
“宪之啊!她的确是在你没过门的未婚妻啊!”夫人韦氏上前说道。
“这……这……?”
杜子清有点迷糊,却听杜淳解释道:“没错,她是我的同乡郑公的女儿,你们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
原来此女叫做郑玉婵,乃是松江县知县郑九龄的女儿,这位郑九龄的确是杜淳的同乡,举人出身,两家原本关系极好,又同朝为官,原来杜淳与郑九龄也是兄弟相称的。
既是同乡又有情义,所以两家也就相约,定下了这门娃娃亲,这位郑玉婵比杜子清小几个月,如今也是年满十六岁了。
杜子清一缩脖子心说:“还有这种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