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支教,你打造日不落帝国》 第六章 在线阅读
次日。
应天府。
“朝堂上的那些读书人,好像有些不中用啊!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秦先生和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朱元璋批示着奏折,心中想道。
“吱呀”一声。
就在这时候,门被推开了,马皇后走了进来。
“重八,你今天怎么心事重重的!”
朱元璋和马皇后二人的感情不同于其他任何朝代的皇帝皇后。
因此马皇后进来根本不需要行什么大礼,更不需要事先通报,就像普通夫妻一样随意。
“我遇到了个奇人....”随即朱元璋把见到秦宇的事跟马皇后说了起来。
“不得不说,天灾乃气候更替所致这个观点,的确是几千年来头一遭被提出。”
马皇后沉吟道,“重八,教你的那人的确算得上是天下奇才,有很了不起的学问。”
“是啊。怎么说呢,在咱看来,他的学问甚至超过了历史上所有大贤。”
“超过所有大贤?”马皇后有些不信,“难道他还比得上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
诸葛亮当年未出茅庐,就定下了天下三分,以一己之力匡扶汉室……”
“诸葛亮未出茅庐只是定下天下三分而已,而他却是慧眼看透几千年历史。
而且他还说了,如果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请他出山辅佐,他都能延续王朝的命脉,让其不至于三百年就灭亡。”朱元璋的神色充满了憧憬。
“他也不知道谦虚。”马皇后道。
朱元璋哈哈大笑,“咱觉得那人就是仙人下界,专门来帮助咱中兴大明的。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旷古绝今的学问。
大明刚建立五年,百废待兴,亟待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治国齐家安天下,刘伯温李善长他们几个实行起来好像有些力不从心,能力不足。
如今百姓生活艰难,如果咱当了皇帝都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那么咱就不配当这个皇帝。”
朱元璋眼眶红了,“想让我大明强盛起来百姓丰衣足食,就只能靠秦先生这种绝世人才了。”
“大明,急需要他出山相助。”
“唉,不过此人有个怪癖,那就是不喜欢繁华的城都,只想留在偏远山区教书。以后咱有什么事情,咱还得跑到山区去向他请教。”
“你说他想教书,那不就是当私塾先生吗?”马皇后转变了话题。
“是啊他喜欢当个私塾先生,咱也拿他没办法。”朱元璋道,“而且他还说了,他要把他的那些学问,全部传授给村里的孩子们。”
“他要把他那些旷古绝今的学问,都传授给山里的农家孩子?听起来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马皇后沉吟道,突然眼睛一亮,“要不咱们把标儿他们都送过去学学他那些了不得的学问?
他自己不愿意出山安天下,让他教出来的皇子安天下也是一样。”
“此事还得详加斟酌。”朱元璋道,“毕竟现在大学士宋濂是太子太傅,他教的也不错。
标儿是储君,他的教育问题必须谨慎。
而朱棣他们也是咱的皇子,咱也要对他们负责,不能随便为他们换老师。
储君的治国能力固然重要,仁德的品行也不容轻视。”
宋濂是儒学大家,教的都是仁义道德那一套。
“另外,那人的学问,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朱元璋道。
“怎么证实?”马皇后问道。
“陆家村处在大山之中,群山环抱几乎与世隔绝,百姓极其贫穷落后。
历朝历代能力再强的地方官吏,都没法改变其贫穷面貌。”
朱元璋道,“如果他有能力让陆家村的村民们能够吃饱穿暖,那就证明他是有真本事的,证明他的学问并非纸上谈兵。”
“好主意!”马皇后道,“不过你没给他任何官职任何权势,你让他怎么去改变一个村子?”
“一位大才即使没有任何权势官职,也能轻易改变他周围的环境。”朱元璋道。
“刘备在拜访诸葛亮的时候,看到隆中的百姓一边耕种一边唱歌。在那种乱世之下,隆中的百姓都能生活惬意,全都是诸葛亮的功劳。
一个大才如果连他生活的地方都改变不了,更何谈改变天下?”
“有理。”马皇后点点头。
马皇后走后没多久,一位身穿七品官服的官员,走进了御书房。
七品县令一进门就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恭恭敬敬的三拜九叩,口中说道:
“臣栖霞县县令陆唯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拜之后陆唯就一直趴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去看朱元璋。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完全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召见自己这样一个七品官,是福是祸他心里实在没底。
如果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被召见,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就将是人头落地。
“陆唯,你治下有个叫做陆家村的地方,你可熟悉?”朱元璋问道。
“禀陛下,的确有那么一个村子。”陆唯拱着双手回答,“陆家村处在群山环抱之中,自秦以来就是个极其贫困的村子,历代官吏都无法让其脱贫。”
话里的意思是历代官吏都没有办法让陆家村脱贫,那么陆家村的现状也并非臣无能。
“此外,陆家村共有二十三户人家,村民全部姓陆,以种田,打猎为生。因地势险要,所以此前的战乱也并未波及村里,村里的青壮还是不少的。”
“嗯。”朱元璋点点头,对于县令陆唯的回答表示满意。
一个县令如果连自己治下的村子的名字,有多少人口村民靠什么生活都不知道,那么他这个县令也不用当了。
而朱元璋因为对官吏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应天府周围的县令,都非常勤勉。
“从现在开始,咱就是你治下的陆家村村长了。”
“村长?”陆唯不懂,“请问陛下,什么是村长?”
“村长顾名思义就是一村之长,这还用咱教你吗?”朱元璋道。
“陛下乃九五之尊,为何突然想到要当一个穷困山村的一村之长?”陆唯诧异。
“此事就和你无关了。”朱元璋道,“咱就是要以普通人的身份去陆家村当村长,能不能做到名副其实,你自己想办法。”
“微臣遵旨。”陆唯恭恭敬敬的领命。
“不过陛下,此事恐怕很难办到。
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基本都奉行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尽量不干涉宗族内部事情。
因为一旦干涉太多就会引起整个宗族不满,他们会在族长的带领下站起来反抗。
反抗不成,宗族甚至会以死明志。
所以只要不是发生什么杀人放火的刑案且有人报官,地方官吏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村里如果真有人犯了国法且已经为朝廷知悉,宗族族长也会主动让人把罪犯送交官府。
地方官吏在维护和宗族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一直都很小心翼翼。”
“这点小事就把你给难住了?”朱元璋面色一沉
“陆家村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子,而你是当地县令父母官,县令还搞不定一个村?。”
“陛下这是让臣破坏郡县制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规矩啊。”陆唯道。
“咱今天就是要你打破这个破规矩,你要是想不出办法来咱就换一个县令,你自己也回家种田去吧。”朱元璋淡淡的道。
“禀陛下,臣有主意了。”
陆唯脑袋里突然闪出一道灵光,“臣觉得可以这样……”
朱元璋听了之后点点头,觉得这个办法还不错,轻描淡写的赞赏了几句。
陆唯这个应天府附近郡县的地方官,还是有点真实水平的。
此法用在一个村子里尚可,用来对付世家门阀就不行了。
县令走后朱元璋摇了摇头,对付世家门阀是千年难题,不是他一个县令就能想出来的。
就连刘伯温都想不出来,他们甚至看都没有看到。
还得靠秦先生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