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三秋》 第2章 在线阅读
2
这几日,我天天闭门不出,头悬梁锥刺股,关在书房里颇为用功。
夏侯跟夫人见了,心里可别提多宽慰了,端着刚从井里捞出来的沁得冰凉凉的瓜果,推开了书房的门。
“儿啊,快歇歇。”夏侯夫人走近些,见我的脸上全是热汗,心疼道,“屋里的冰呢?没了怎的不叫人添上,中了暑气可怎么办?!”
夏侯却一脸高兴,儿子养了十多年,终于开了窍,虽说不用考取功名,但学问还是要做的。
夏侯笑着从地上捡起掉落的书,略微翻了翻就瞪直了眼——《满城红事》?《风流外史》?!
夏侯气得将书一摔,砸到半边砚台,溅了几粒墨点儿。
我立马就心疼了,嘟囔道,“爹你作甚,我抄了好久呢……”
夏侯眼睛一瞪,“抄抄抄!这些腌臜东西也值得你抄抄写写?!”
“话本子怎么了?”我把笔一放,不干了,“古人言,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要找我的颜如玉!”
夏侯还欲训上两句,又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一声拂袖而去,我也撅了嘴闷闷不乐。
夏侯夫人少不得哄劝一番,用绢巾擦了擦墨点儿,看上面抄得密密麻麻,还用朱砂从旁添了笔记,可见是用了心的。
知子莫若母,儿子存了什么心思,前几日不知,看了这些书,倒是明白了,顿时心里忍不住酸疼一番。
“怎么着,准备从这些话本子里学些撩人手段?”
我嘿嘿一笑,羞涩不答。
夏侯夫人笑了笑,让我先用些瓜果,又陪着说了两句话。
等娘亲一走,我脸上故作的笑意终于挂不住,不知盯着哪儿愣神了半晌,才又捡起话本看起来。
许是在我十四岁那年,夏侯夫人给我屋里送了通房丫头。
丫头由嬷嬷教导,知情知理。
虽说那时我尚且懵懂,但于这事儿上也不是一无所知,但怪就怪在,丫头进房还没多久,就被我给送了出来。
夏侯夫人以为是人儿不可心,又给挑了一个进去,可我却把房门给锁了。
夏侯夫人在门口好说歹说劝了半晌,生怕是那通房丫头做了什么不合礼数,要将她拖出去仗打,最后还是夏侯令人将门给砸了。
“我的儿啊,你这是做什么?”夏侯夫人哭着去抱,“有什么事跟爹娘说,乖衡儿,别让我们忧心。”
夏侯立在一旁,看着面前的老来子,嘴上不说,眉心隆起的褶皱怕是可以藏锋。
我蜷在被子里,过了好久才将头露出来,握着娘亲的手,一开口眼泪就倏倏往下掉,“娘,我,我是不是有毛病啊?我,我不喜欢女子……”
夏侯夫人一顿,擦了擦眼泪扯出个笑,“嗨,我当什么事儿呢,都怪娘着急,我们衡儿还小呢。”
我看着爹,又看着娘,不住地摇头,“不是……不是这样。我,我看过那个册子,我什么都明白,我都明白!我就是有毛病,我本来以为我可以好,我可以变好的!可是,当翠儿躺在我旁边,我,我想的却是男子……”
夏侯夫人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些什么,猛然去看自己的丈夫,却发现夫妻俩此瞬之间竟相顾无言。
夏侯的面容瞬间变得冷硬,上前想把我拽出来说清楚,却被妻子拦住,夏侯夫人眼里含泪向夏侯摇头,回身将儿子抱在怀里。
“衡儿别怕,你还小,许是哪里出了偏差,咱们呀,慢慢儿改,不着急。”
之后府里没再提起这茬儿,只是大夫一趟又一趟的往我的屋里跑,换了好几个大夫都说“忧思过重”,不可用药,只需静养。
可这静养下来,我却是一日瘦过一日。
急得夏侯夫人哭着对丈夫说,“我也不求什么了,只要衡儿好好的,一辈子不娶,或是娶个男人,我都认。我不想最后连儿子都没了,他可是我心尖儿上的那块肉啊。”
可怜夏侯两朝元老,落到最后,还得腆着老脸去找些断袖分桃、龙阳之好的野史回来,扔给那个终日惶惶的儿子,告诉我。
“世上断袖分桃之事多了去,我夏侯的儿子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有甚可畏?!”
我瞬间泪如泉涌,浑身止不住的颤抖,只听见我那一世清廉正直的爹对我说。
“就算天塌了,还有爹给你顶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