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發明》 第3章 在线阅读
03
那个年代,一切都在起步阶段,能源是一个大难题。
光,电,风,水,各种能源的应用率都不高。
总的来说,能源紧缺。
很多民间科学家都进军能源领域。
王洪成也不例外,在“永动机”失败之后,他的目光锁定在更简单的石油上。
他一直都认为。
水是液体。
石油也是液体
两者很可能是同一种东西。
当他从书上得知水是由氢和氧构成,这两种物质都可以燃烧的那一刻开始,王洪成便把水和石油画上等号了。
因为,石油是可以燃烧的液体,水也可以燃烧的液体。
所以,这两者肯定是同一种东西。
只要把水变成油,能源问题就解决了。
想到就干。
虽然没学过化学,但书上说了,把废旧电池扔到盐水中就能得到氧和氢。
于是,他照做了。
首先他找来了一堆废旧电池。
把电池外皮拔掉后,全部投放到盐水之中。
很快,水中就出现了很多的气泡。
用火一烧,居然真的能点燃。
虽然最后造成了不小的爆炸,却恰恰可以说明,研究的方向并没有错。
他认定,只要找到不产生气泡就可以直接燃烧的方法,是“水转油”项目成功的关键。
从此以后,王洪成做实验更频繁了。
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堪比提出相对论时期的爱因斯坦。
虽然不至于连续一个月都不停地研究,但每隔两三天爆炸一次是很正常的。
附近的孩子被吓得一愣一愣的,邻居经常投诉。
这一切,都被他老婆默默处理掉了。
她坚信,自己的丈夫就是一个大发明家,省吃俭用给他购买实验材料。
将要改变世界的研究,就这样一直持续着。
直到1983年11月7日,“水变油”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王洪成在30岁的前夕,成功做出了一种“母液”。
只要把水和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上这种“母液”就会出生成一种浅红色的混合液体。
这种混合液体可以点燃,而且并不会爆炸。
很快,这件事就被他老婆传了出去。
闻讯而来的街坊邻居,把他家的房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纷纷要求王洪成现场表演。
王洪成一咬牙,答应了。
怀着激动的心情就在家门口操作起来。
他将水和油一起倒入一个杯子,加入几滴“母液”。
摇一摇,晃一晃。
一顿眼花缭乱的操作后,火柴一点,“水”着了。
周围群众,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王洪成这一次的表演是无话可说的。
可惜上一次的“永动机”事件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
好几个小青年就嚷嚷着要查验。
这回,无论大家怎么验,怎么把关,只要把“母液”加入到油水混合物种,就必定能烧起来。
验了好几波人,都没有找到丝毫破绽。
围观的众人彻底相信了。
真是钢管子杵青蛙——顶呱呱。
很快,这班街坊领居就把王洪成发明了“水变油”技术的消息,散了开去。
风声一起,相关媒体纷纷登门拜访。
这可不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主动上门。
只要能在媒体面前表演成功,老杨家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当然,表演在王洪成千交代万交代下,顺利地出了意外。
表演刚结束,王洪成就被他老婆吓了一跳。
刚刚他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母液”滴进去后油水混合液不变颜色。
现在才知道,刚刚那瓶根本就不是“母液”。
但油水混合液,还是照常被点燃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母液”没有起到一丝的作用?
没有理会记者,王洪成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开始了验证。
结果,让他无比沮丧。
汽油和水混合之后,燃烧的并不是水,而是浮在表面的油。
加不加“母液”,这种混合液照样能燃烧起来。
这个结果,真是亚瑟出黑切——沉默又破防。
他叹了口气,打算继续研究,等那天真的成功了,再出来光耀门楣。
可他太小看了媒体的传播速度,“水变油”三个大字,把哈尔滨政府都震了几震。
没过两天,有人给王洪成传来口信,市政府派遣公安局的副局长,亲自前来观摩最新的发明成果。
这时,王洪成头大了,就像一头老母猪卡在了围栏上,进不行,退不了。
几百号人都看过了,多家媒体都宣传了,这会说自个不行?
也说不出口啊。
硬着头皮上?
万一这个局长是个明白人,现场被抓到小辫子,那不是死翘翘了。
越想,就越头疼。
怎么办?
下一刻,王洪成一拍大腿。
一个疯狂的想法从他脑海中冒出,他决定来一把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