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犯太岁》 第2章 在线阅读
10、
因在县城耽搁了些功夫,我坐着驴车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落山。
我娘着急的在门口来回打转,我知道她是在担心我。
直到看到我的身影,骂了一句真是一个不省心的东西后转身进了家。
我这个不省心的东西,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了家中。
我爹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我,仿佛我还是往死里那个不成器的孽子一般,直接开口说了两个字:“跪下。”
我把东西放在桌上,从容的跪在了地上:“孩儿知错。”
我爹拿起一旁的鸡毛掸子,直接朝我背上打了下来,一边打一边骂着:“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整日里不好好读书,拿着家中的银钱胡乱挥霍,学堂放假你不早早回家,偏偏玩到这会儿才回来,你哪来的银钱买这堆东西,最好给老子交代清楚。”
我闷不吭声的咬牙忍着背上传来的疼痛,将剩下的银子全部拿了出来放在地上,整整二十两白银。
我娘哭着扑了上来,趴在我背上,拦住我爹,哭喊着:“当家的,二郎已经知道错了,再打下去他就没命了,你要打就将我们娘儿俩一块打死好了。”
我爹看到听着我娘的哭喊声,身子踉踉跄跄的朝后退了几步,一把将鸡毛掸子扔在了地上,嘴里喊着慈母多败儿。
我捡起地上的鸡毛掸子,双手举起,看向我爹开口:“爹,您别生娘的气,都是孩儿不孝,这些银子是我之前从家中拿走的,没有欠别人的银钱,不信你可以去县上打问打问,以后我一定听您和娘的话,好好读书,光耀门楣。”
我爹一脸不信,认真的盯着我的脸,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点点头,神色认真道:“孩儿发誓,方才所言,句句属实,如有违背,不得……”
一直在一旁看着的大哥此时伸出手捂住了我的嘴,敲了一下我的头,说道:“说话就说话,发誓做什么。”
我捂了捂额头,傻傻地笑了起来。
真好,他们都还愿意原谅我。
我爹看着大哥将我扶起来,抽了一烟袋旱烟,压抑住上扬的嘴角。
浑浊的眼里满是希望。
随后拿烟杆敲了敲桌子,看着我娘直接吩咐道:“他娘,你把银钱都收起来,整治一桌酒菜,我们一家人喝几杯。”
我娘听到这话高兴的应了一声,把银钱和买回来的猪肉,糕点都收了起来,一脸喜意的跑向灶房。
背影看着都好像年轻了几岁。
大哥扶着我回到了房间,让我脱了衣裳趴在床上,拿出家中常备的伤药抹在我背上。
动作轻柔,言辞犀利:“你个混小子,总算是长大了,之前那一段时日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大哥都快要不认识你了。”
我把脸埋在枕头上,任由眼泪流到了枕头上。
我该怎么跟他说,之前的两年真的不是我,而是周子义,他控制了我的身体,把我禁锢了起来。
我哥看着我一耸一耸的肩膀,一把将我侧过身,看着我脸上挂着的泪痕,直接笑了出来。
11、
他伸手揉了揉我的发顶,直接开口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二郎都是秀才公了还哭鼻子,羞不羞。”
我拿袖子抹了一把脸,直接把头扭过一旁,声音闷闷地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有什么好笑的。”
大哥听到我的回答止住了笑意,把药抹完后退出了房门,关门之前留下一句:“二郎,不论如何,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想哭就哭吧,我们不笑话你。”
前一刻还在感动的我直接把枕头扔了出去,可惜他早有防备,已将房门关上。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我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娘在院子里喊了一句:“开饭。”
一天都未进食的我急忙从床上爬了起来,随意披了外袍跑了出去。
饭桌上摆了满满一桌的饭菜,有肉有菜还有一锅白米饭,比过年都要丰盛。
开饭前我爹清了清嗓子,说了几句:“吃饭之前我说几句,前两年二郎确实不像样,好在浪子回头为时不晚,今天拿回家中的二十两白银我打算用来给大郎娶亲,二郎你可有意见。”
饿的肚子直打鼓的我连连摇头,开口说道:“爹,娘,我没有意见,这些年我读书用的银子都是花的家里的,要不是我不懂事大哥早就该成亲了,这二十两银子本来就该给大哥。”
我爹听了我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还准备说些什么,我娘已拿起筷子给我夹了好几块肉,让我赶紧吃饭。
大哥见状也端起饭碗,连忙吃了起来。
爹爹看到我们几个埋头苦吃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跟着吃起来。
这一顿饭吃的很是舒爽,平日里我在学堂还好,虽然肉菜不多好歹偶尔能见到荤腥。
家里却不一样,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和收秋平日里都是杂粮面和自家种的菜,吃肉的时候很少。
还好我这次回来割了五斤的肉,足够家里吃一阵子。
吃完饭我们几人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围在炉子旁烤着火。
我爹满是皱纹的脸上此刻充满了笑意,一脸期盼的看着我和大哥,开口说道:“大郎,明日就让你娘托媒人为你说一门好亲事,等你娶妻生子以后,二郎也可以尽早定下来,我和你娘也就放心了。”
过了年我才刚满十七岁,对于亲事根本不着急。
尤其是经此一遭,见过梦婉那层出不穷,脸色善变的模样,任是再美的芙蓉面都让我生不出半分好感。
想到这时,我扭头看了眼大哥。
平日里豪爽大方的大哥此时红着脸满是向往,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突然兴起的拍了下他的肩膀,低声问了一句:“大哥莫不是在想哪家姑娘。”
刷的一下大哥站起了身子,留下两个字“没有”便匆匆跑回了房间。
这时万年铁树开花了,大哥竟然害羞了。
我爹没好气的瞪了我一眼,缓缓说道:“先成家后立业,你大哥我不担心,倒是你二郎,过了年就十七了,对于你自己的婚事,是怎么个想法。”
我不可思议的看着他,这,这就轮到我了。
心中思量了一番,斟酌着开口:“爹,我还不着急,过了年我才十七,明年八月正好是三年一度的乡试,我想去试试,如果中了举,也能带咱家往高处走一走,到时候再议亲也不迟。”
端着山楂茶刚进屋的我娘听到这话,很是同意的说道:“二郎说的是,堂堂一个秀才公可不能娶目不识丁的乡下姑娘,怎么着也得娶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才行。”
我爹没好气的瞪了我娘一眼,骂了一句:“无知妇人,知书达理的人家就那么愿意把姑娘嫁给你家二郎,也罢,先把大郎的婚事定下再说。”
我娘喝了一口热茶,缓缓说道:“大郎的亲事不是现成的么,邻村的那个姑娘,周玉娥,要不是因为咱家之前日子过得穷,婚事早就定下来了。”
听到这话我一脸好奇的看向我娘,多会儿的事,怎么好像全家就我不知道的样子。
我娘好笑地拍了拍我的头继续说道:“你平日里在学堂读书,哪能知道这些。前段时间周家那丫头来村里走亲戚,正好遇到你哥,他俩对视那一眼我就知道有戏,年龄相仿还未议亲,正是一桩好姻缘。”
我爹闻言也满意的点了点头,直说抓紧请媒人将这门亲事定下。
12、
如我娘所言,媒人上门后,周家一听是为我家大哥林子山求亲,一口应下了亲事。
至于聘礼,说看着给就行。
周家的确是一户不错的人家,明知道家里供我读书银钱所剩不多,还颇为体谅的说看着给就行,这说明是真心疼姑娘。
虽然周家这么说,下定那天,爹娘还是带着大哥送去了八两的银子,除此之外还有专程去县城买的布匹糕点肉,给周家做足了脸面。
娘说姑娘家一辈子就嫁这么一回,总要风风光光的才好,等老了想起来才不会遗憾。
家里总还有些银钱,总要将亲事办的体面些才好,也让村里的人看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家再不济,也不是他们能笑话的。
听了娘的话,我深以为然,我娘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女子。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写的话本还缺一个善于人情往来的大家之妇,把我娘写进去正好。
想到这里我就回到了卧房提笔写了起来,整个下午都待在房里,文思泉涌,写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直奔结尾。
写完之际,我拿起还未干透的纸张。
读了两遍,确认没有明显的差错,然后将它整整齐齐的放在一处,过些日子去县里书坊问问看看收不收。
刚放完东西,我哥敲了敲房门,问我在不在。
我打开门,看着他面带羞涩的模样。笑着问出声:“大哥,你找我什么事?”
他沉了沉嗓子开口说道:“二郎,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带我赚些银钱,我想送玉娥一个礼物。”
我那只知道闷头干活的大哥竟然开窍了。
我强忍笑意,看着他说道:“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去县上买些红纸回家,我写些春联,大哥拿去附近村子卖就可以,虽然赚的可能不多,但是应该够你给嫂子买个礼物。”
大哥听了我的主意,思虑了一番觉得可行,跟我约定好明日去县城的时辰就回了自己的屋。
真正是情爱迷人眼,成亲有什么好的,搞不懂,真的搞不懂。
之前的时子义也是整日将情爱挂在嘴边,梦里都喊着梦婉姑娘。
如今的大哥也是,自从定了亲,就开始魂不守舍,如果不是就快要过年,感觉他恨不得马上把人娶回家。
13、
第二日天灰蒙蒙的刚亮,大哥就喊我起床赶紧出发去县城。
我挣扎着一脸困意从床上爬了起来,简单洗漱了一番,换上整洁的衣裳。
拿着写好的那些话本,和大哥走路去了县里。
一路被大哥追赶着快走,到县里只花了三个时辰。
到了县里,日头才好了起来,晒得人身子暖洋洋的。
我先去交完抄写的那些书籍,然后把写好的话本拿出来递给掌柜的看,他抬眼看了一眼,对我说道:“林秀才这是何意?我们店里的话本都是从府城里传过来的,寻常的故事我们是不收的。”
我把自己写的那些纸张继续向前递了递,不急不缓的说道:“掌柜的不妨先看看故事,实在不行,小子拿回家便是。”
书坊掌柜不在意的接过去,翻了翻,初时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神色认真,直到翻完最后一张,然后看着我问道:“剩下的故事林秀才怎的不一同拿来,这故事看到一半儿真叫人揪心。”
我笑了笑,说道:“您觉得故事怎样?”
书坊掌柜一脸喜色的看着我开口:“自然是极好的,六两银子一本直接买断,林秀才意下如何。”
我抬眼看了他一眼,直接拿起桌上的纸张准备转身离去,被他一把拽住袖子。
书坊掌柜神色恳切的看着我继续说道:“林相公好大的气性,买卖总是有商有量,不然您说说您心里的价位,我听听能不能接受。”
我松开手,开口:“我写好话本放在书坊寄卖,并承诺只跟你们家合作,所卖本数二八分成,书坊卖出一本,我获利两分,您刚才也看了,这个话本故事的确新颖,以后销往府城甚至京城也不无可能,您觉得呢?”
书坊掌柜听到这话一脸犹豫的看了我一眼,然后继续问道:“林秀才,实不相瞒,这一本故事还不足以让我答应您这个条件。”
听到这话我并不意外的看着他继续说道:“当然,怎么可能就这一本,我既能写得出第一本,就会有第二本,第三本,以后只要有写的话本,都全部交于你们书坊寄卖,独此一家,我们可以签个契约。”
书坊掌柜听完我的回答,当场拍板答应,并请了众人见证,当场签订契约,盖章画押。
我给自己起的笔名叫青山先生,书坊掌柜也一口答应不论何人逼问,都不说出我的真实信息。
敲定完话本的事,我买了一沓红纸,书坊老板大手一挥只说送给我,除此之外还给了我五两白银,说是以后在分红里扣,让我专心写书。
我哭笑不得的拿着银钱和红纸走出了书坊,看着门口等候的大哥。
大手一挥买了几个肉包子,三两口吃完坐上牛车晃悠着回了家。
路上遇到同村的妇人,一脸打趣的看着我们兄弟俩,嘴里说着快要做新郎官了,争取来年生个大胖儿子,三年抱俩。
大哥原本还一直埋怨我浪费银钱,走着回家也不远。听到众人的打趣声后将这四文钱抛在脑后,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憨憨的笑了起来。
唉,快要成亲的男人果然不正常。
14、
回到家中,爹娘看着我买回来的肉包子还有这一沓红纸,眼看着就要发怒。
大哥连忙帮我解释,说了我们的打算,准备写好春联像县里一样叫卖。
往年我们家都是自己写春联,去镇上买要花2文钱一副,把钱省下来都够家里称一斤猪肉了。
村里很多人家都打着一样的主意,只是舍得买红纸的人毕竟不多。
我也纳闷为啥舍得两文钱买一副对联,却舍不得花几文钱买些红纸,红纸裁成对联的大小,可以裁好几副。
我娘说:“这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总以为别人会占自己便宜,尤其是认识的人。”
舍得花钱买对联的人都是怕裁下来的红纸边边角角被我家贪了,所以宁愿花钱去买对联。
听到这话我顿时哭笑不得,不来找我写春联更好,还能少写几副。
更何况前两年时子义早就把人赶跑了,就连家里过年贴的春联都是去县城买的。
我娘问他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写,他还说秀才公的手不是用来写春联的。
我呸,什么玩意儿,明明就是他不会写,那一手狗爬的字还不如启蒙的孩童,还好意思说自己是来自五千年以后的文明人。
爹帮着大哥裁纸,我写春联,整整用了一日功夫,到了晚上才勉强把那沓红纸写完。
放下毛笔时,只觉得整个右手手腕都快要断掉,这钱挣得可真不容易。
我娘刚把几碗满满的酸菜肉丝面端在饭桌上。
不等说话,早已饿坏的我和大哥已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我娘真的是做的一手好饭。
要不是以前家里的银钱不够,我们每天都可以吃上这么香的饭菜。
大哥吃完抹了抹嘴,端起碗又去了灶房。
吃了一碗就打饱嗝的我坐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他吃了整整三碗面条,才放下碗筷。
再对比一下他粗壮的胳膊,再看看我的,果然能吃也是有道理的。
吃过晚饭我们闲聊了几句消了消食,然后早早地回屋关灯睡觉。
明日还要早起去其他村子卖春联,不早点睡怎么能行。
躺在床上的我一时没有困意,回想起白日里发生的事。
时子义明明有那个能力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不管是他口中那些新奇的故事也好,还是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也罢,足以让清平县的富家子弟找到消遣的乐子。
可是他没有,他甚至借助系统改了我家的风水,来增强他自己的运势,改天换名。
这样自私自利的人怎配称之为人,称之为畜生都不为过。
15、
我从未想到卖对联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一大早就起床的爹爹和大哥分成两路卖对联,不到晌午就赶回来家。
放在桌上的铜板竟有432枚,抛去笔墨纸砚的花销,最少能赚300文。
300文铜钱,一个壮劳力在县城打短工一天最多也才50文,短短一上午家里就净赚300文,这买卖不要太划算。
我娘喜滋滋的将钱分成三份,大哥一份,我一份,二老留一份。
吃过晌午饭又马不停蹄的坐着驴车赶到县城租了个客栈,连着两日我爹和大哥守着我将买来的红纸马不停蹄的写完一张又一张。
写的我手腕发酸,连功课都没时间复习,更别提答应书坊老板下个月要交的新话本。
我给爹和大哥出了个主意,我可以帮忙找几个想补贴家用的秀才,把红纸批给他们赚分红。
我爹摇摇头说:“一副对联一共才卖两文钱,对半分哪还有赚头。”
我哥听了却眼前一亮,反驳道:“县城的对联通常3文钱一副,还是写的最普通的那种,我们可以沾上金箔写对联,大的8文钱一副,小的5文,肯定会有人买的。”
没想到大哥为了赚钱娶媳妇脑子竟然如此灵光,连我都想不到的主意竟叫他想了出来。
我一脸佩服的看着他,爹爹也一脸欣慰的朝他点点头。
随后我们几人分头行动,我负责联系读书人,我哥负责买写对联用的所有东西,我爹则负责去各个卖对联的小摊打探。
结果与我们之前预料的差不多,腊月二十八那日,爹和大哥收拾完东西回村,买了两大包年货。
有棉花,有布匹,还有肉,红糖,瓜子花生,除此之外,到手的银两还有5两,这是抛了所有花销纯赚的。
这次娘直接把银钱收起来了,没有给我们分,娘说:“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这笔钱得由我保管,等以后分家时再给你们”
爹爹,大哥,我都笑着点头表示认同。
这一年的春节是我有记忆以来过得最好的一年,不仅吃的丰富,最主要的是一家人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盼头。
爹娘盼着我哥娶妻生子,盼着我能考中举人。
大哥盼着能早点将心上人娶进家门。
我盼着一家人能永远像现在这样和和美美,热热闹闹地生活下去。
开春我坐着驴车回了县学,抓紧仅剩不多的时间拼命一般啃起了书本。
学堂里再也没有嬉笑打闹的学子,所有的学生恨不得把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全部用来读书。
毕竟举人和秀才之间差的可不止一点半点。
16、
二月初十,小湾村漫山遍野的杏花迎风绽放。
远远看去,像下了一场粉色的花瓣雨,简直美极了。
我刚把最新写完的话本交了稿,然后拿着上一本话本结算的分红回了家,大哥要娶亲了,我这个当弟弟的怎能不在场。
周家给大嫂带回比一般人家都要厚上几分的陪嫁,听大嫂说还有给了他们三两银子压箱底,想交给娘保管。
我娘却笑着握住嫂子的手,说:“既然给了你,就应该由你保管。往后除了公中保留的那一份,剩下的银钱都可以让你们小两口自己存着。”
嫂子听完当场就落了泪,直说她命真好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
从那以后,小湾村的所有村民都不敢再笑话我们家,他们都说,林家改头换面的日子快要来了。
我娘一边把家里新做的几瓶肉酱放进我的包袱里,一边笑着跟我说村里这些日子的传闻。
最后一脸不安小心翼翼地问我,她想去县城做点小生意,卖点吃食,能不能行得通。
我果断地冲着她点头,当然可以。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都可以经营店铺,我们只是摆个小摊卖点吃食,怎么会影响我科考。
更何况我娘做的饭菜味道很好,不比我在县城吃过的那些差。
得到我的肯定,我娘一脸喜意的跑去和我爹商量。
看着她飞奔而去的身影,不由感叹道我娘她真的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妇人。
如果她生在世代贵族之家,绝不会比任何一位夫人差。
回到县学以后,我去饭堂吃饭的时候总会拿着我娘做的那罐肉酱,没想到凭这罐肉酱让我的人缘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好几个同窗吵着闹着要买我带来的肉酱,香辣刺激的口感直接征服了他们的舌头,不管拌饭还是拌面都很好吃。
我把带来的两罐肉酱分给了他们,独木难支这个道理我懂,所以在未来科举的路上,我想尽量结交一些值得深交的朋友,此时便是最合适的时机。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起来,我托人给娘捎回去口信,摆摊以后也可以做点肉酱搭着卖,很受书院学子的喜欢。
我娘也托人给我捎回来一封信,信上说:“摆摊用的东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家里计划在县城里租个小院。”
“还说到时候一家人都搬过来,我回家也方便,他们也方便做些营生。家里的那几亩水田都不够我爹和大哥忙活的,还有嫂子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让我在学堂好好读书,不用担心家里,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
絮絮叨叨的家常话,我并不觉得厌烦,只要想到家人那一脸不放心我的样子,就觉得心里暖呼呼的。
17、
五月底我交完最后一本话本,告知书坊老板短时间内不会再写心得话本,因为要全力以赴准备乡试。
他虽遗憾却很理解我的想法,还送了我一方上好的砚台提前祝我高中。
我再三推脱,他却说我写的这三本话本已经流到了京城,深受追捧。
我笑着连说不敢当,心里却觉得这很正常,毕竟第一次听时子义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也同他们一样。
晚上睡觉前都会好奇接下来的故事发展走向。
八月,桂花飘香十里。
大哥陪着我踏上了去府城的乡试之路,走之前我娘还说家里现在的生意很好,考不上也没什么关系,回来继续读,只要我不放弃总有一日能考中。
我沉默着点点头,读了这么多年书,金榜题名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
人们都爱说尽人力听天命,我却想跟这老天争一争。
关于高中举人,我势在必得。
进了府城,我和大哥找了一处客栈,名约同福客栈,离考场不算很远,每日住宿费一百文银钱。
我本意住两间,大哥却坚持只要一间。
最终我也没能扭过他,还好客栈的床比较大,就是大哥的睡姿着实有点差。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乡试那天。
相较于县试,乡试明显要求得更严,半夜就要开始点名入场。
每个县的教员们都会固定站在一个地方,手中举着木牌写上本县的县名,方便本县的学习寻找。
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
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
开考时,考生提著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
还好我拿的不是臭号。抽到号之后我庆幸的看了眼手中的号牌,心有余悸的找到自己的号舍。
整整九日,炎热的天气似是要把人都烤熟,每顿饭我都是就着水才勉强咽下客栈为学子准备的烤饼。
虽然容易保存,吃下去真心咽的慌。
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住了九天的牢狱,答完题核对好答案,誊抄在卷面上。
交完卷子以后只能先待在自己的座位上,硬生生忍受着周围传来的各种臭味。
18、
八月底,府城放榜。
县衙最先收到消息,整个清平县中了五个举人,我也是其中一个,乡试第三名。
喜差到村子里报喜的时候,我正在为最后一本话本收尾,日后如果做官,绝对不会再碰此道,对此书坊老板也表示理解。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我素来与书坊交好,这个时候他不会想不开的为难于我,毕竟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
他日若是我高中进士,他还能借此向众人介绍,我曾经最爱到他的书坊买书。
一时的利益与长远考虑相比,根本不算得什么。
我平静从容的接受着众人的道喜,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赏银分给了前来报喜的喜差。
爹娘得知我高中举人后,特意将县里的生意关了两日赶回家,准备摆三天的流水席,宴请村里的老少妇孺前来参加。
也就是我爹口中常说的要回馈乡邻。
人永远都这般现实,如果我没有高中举人,还是当初那个籍籍无名的小秀才。
村里人还会用那种鄙夷的神色瞧着我,打心里瞧不上我。
别说他们,我自己都是,看着时子义那自私贪财的模样,我都想把他灭了扔到天南海北才好。
可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中了举人依旧是一个普通人。
我不会像话本中那样,天赋觉醒,无所不能。
大厉五十三年秋,我跟着清平县镖局的车队到了进城参加会试,一路过关斩将考到了殿试。
答完考卷后,我偷偷看了当今天子一眼,英明端正而有威严。
天子嘴角噙着笑,略过我一眼,最后成绩公布,我是殿试第三名,高中探花。
游街那日,整条街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荷包扔到了我身上,有的甚至直接砸到了我的头。
状元和榜眼笑着看了我一眼,说他们无福享受这样的运气,只能辛苦我自己一人独自分担。
我一脸无奈的只能笑着接受这甜蜜的烦恼。
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
怪不得读书人都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我回乡祭祖的那日,关于我的任命也通知了下来。
就任平山县七品县令,造福乡邻,为百姓做实事。
平山县离清河县并不算很远,坐马车的话只需花费半日的路程。
归家以后,爹娘告知已将生意传给了兄嫂,日后会在村子里养老。
我恳求他们和我一同去青山县走马上任,爹娘却说他们老了只想守着故土,哪里也不去,让我保持本心,为百姓请命。
后来我独自一人带着小厮去了青山县,用三年的时间将青山县打造成附近有名的富庶之乡。
升任知州那年,我成婚了,对方是京城户部侍郎的千金,世家小姐大多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我们之间虽谈不上有多爱对方,但这一生也算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她为我生了两个儿子,而我终生只有她一人,女人太多,容易生事端。
从县令到知州再升任六部侍郎,最后官至太子太傅,我只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与我熟识的同窗都说我官运很好。
可他们不知道,我们全家都是太岁,否极泰来,时子义从我的身体里消失的那日,就是我们一家翻身的开始。
临终前我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一生,不觉得虚度光阴,唯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在有生之年尽力去爱身旁的枕边人,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会早早遇到她,给予她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偏爱。
后世记载,林子义,清河县人,大历五十三年进士,时任青山县县令,通河府知州,户部主侍员外郎,官至太子太傅。为官四十载,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是清河县林氏一族兴盛的关键人物。
清河县林氏一族,自林子义之后,族中共考取进士二十三人,可谓是家学渊源,文风鼎盛。